广东省电机工程学会网欢迎您!
学会主页 加入收藏 登陆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会新闻 > 工作动态 > 正文

互联网+让73年广东学会插上智能的翅膀

作者:广东电机工程学会 来源: 日期:2020-9-30 14:01:43 人气:305

欢度中秋 喜迎国庆

广东省电机工程学会创建于解放前,至今经历了73年,在学会档案室里陈列着许多和学会息息相关的老照片和老档案,新入专家的证件照、学术活动照、科普视频录像带等等

首先吸引笔者目光的是记录专家库变化的档案:专家提交的入库申请 “在线入库”,秘书处工作人员将专家资料下载打印存档;原本专家要在线下跑的事项可以在手机上完成,连邮费都省了;项目专家从最早的手工签名到现在的电子签名……

从手工填写专家库成员登记表到如今的扫码在线提交入库申请,虽然最初的纸张已经泛黄,但学会服务方式的变迁历历在目。


↓学会档案:1998年的一份专家库登记表


新中国成立71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1年来,随着发用电量的持续扩大、信息技术的向前发展、专家人才的不断壮大和细分学科的日趋多样复杂化,专家库管理的机制、手段方法推陈出新。广东省电机工程学会顺应新时代的变迁和发展要求,专家库管理工作走上了不断深化、不断完善、不断规范的改革之路,实现了三个转变:由分散粗放型管理到向集约规范型管理转变;由传统手工登记方式向信息化登记方式转变;由专家人才信息沉淀向专家人才大数据分析转变。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专家库信息化改造后,能够将专家的个人情况和历史项目进行储存,通过设置不同的检索选项,了解不同专业专家的项目参与频次、该专业利用率以项目完成单位对该专家的评价等,从而为学会专家管理工作提供更为科学准确的参考。
 一支笔、一面表格、一张照片、一叠资格证明的专家库管理时代早已不复返。从2018年起,顺应“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势头,广东省电机工程学会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引入学会各项业务,相继推出了秘书长信箱、电子档案管理平台、人工智能防疫问答机器人、线上科技成果鉴定会、电子支付、在线开票、单位会员网络登记平台、专家库网络申报平台等信息化应用,学会服务也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互联网+服务”时代。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学会针对“避免聚集、各自防控”的客观形势,迅速创新工作方式,积极回应广大成果完成单位的迫切需求,今年4月10日,学会首次采用远程连线形式召开“配电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在大型城市配电网中的供电质量提升研究及应用”成果鉴定会,为会员单位和专家院所搭建起了云端对接平台。
↑4月10日 学会首次采用远程连线形式召开科技成果鉴定会
通过线上形式开展的科技成果鉴定会,便利性大大提高,公正性却丝毫不减,带给会员单位的体验也更好。今年4月到9月,学会已通过线上形式召开了11场鉴定活动,服务遍及甘肃省在内的全国36家单位,深受广大会员的认可与好评,为疫情防控和恢复科研活动构建技术支撑,确保疫情防控期间科技成果评价有序开展,科技成果顺利转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学会与时俱进的做法也得到了主管单位广东省科协的认可,省科协《科技社团防疫工作情况简报》第6期刊发了学会防控疫情工作介绍。
小廖是学会秘书处的财务人员,日常工作包括为学会登记收款项和为付款方开具发票等服务。从小廖工作量的减轻足见信息化改造带来的变化。以前,小廖要带着纸质材料到办税大厅进行开票,再将纸质发票邮寄给付款方,而现在只需要通过扫码方式收款,再通过发票控制台直接为付款方开具电子发票,发票将以短信或邮件的形式推送给付款方。既减轻了财务人员的负担,也方便了付款方即时获取发票,整套业务办下来至少节省一周。
如今,以信息技术和高科技手段为依托的服务体系已经建立,在落实四个服务中带给会员更多利好。
众所周知,电力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不光对人员要求很高,对使用工具性能要求也非常高。前不久,学会便把激光测距仪应用于对会员单位的技术咨询中。只见十几分钟内,专家手持激光测距仪,便完成了交叉跨越测量、垂直距离测量,实现了准确度和效率“双高”。无独有偶,信息化、科技化改造在学会服务中的点滴渗透让会员对这个“老学会”的感知大不相同,9月25日,学会在进行技术咨询时还使用到无人机进行拍摄,无人机拍下来的静态图片达到2000万有效像素,经过电脑放大后,线路、绝缘子及金具等外观工况通过照片一目了然。
↑学会在技术咨询服务中使用到激光测距仪
无人机等高科技工具的应用仅是广东省电机工程学会创新服务的一个缩影,未来无人机、激光测距仪、现场绘图仪等一众高科技设备,将日渐成为学会技术服务工作中的常态。
↑学会在技术咨询服务中使用到无人机
在信息化改造的促动下,会员单位也在同步探索新的业务管理模式。比如,在搭建专业化学习交流平台的过程中,理事长单位广东电网公司将已连续举办17期的院士专家大讲堂活动搬上“云端”,通过网络课堂的形式与学会联合举办广东电力大讲堂,充分发挥 “互联网+”的技术和思维引导优势,构建线上线下相互配合的“互联网+培训”新模式,推动电力科技培训领域的供给侧改革,而学会也充分发挥理事长单位广东电网公司及相关合作高校专家资源丰富的的优势,在人才培养、技术指导等方面共促电力科技人才的成长。
END

依靠会员

服务会员

初心从未改变

创新发展就是最好的继承

       广东学会 未来可期!

    本文网址:http://www.gdsee.cn/html/gongzuodongtai/374.html
    CopyRight © 2013-2023  广东省电机工程学会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818号

    粤ICP备13014040号